自作孽,不可活——战国时赵灭真相

阿房宫赋里说:灭六国者,六国也,非秦也。意思就是说,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,而不是秦国。在我看来,深以为然。

来看看赵国灭亡的真正原因:从赵武灵王开始,到赵国灭亡的百年期间,赵国一直是六国的巍巍屏障。纵然在长平大战时一举葬送50万大军,赵国依旧能成为唯一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。纵然后来其他五国不再响应赵国的合纵联盟,但是赵国一直顽强的抵抗着秦国,更有李牧两次大败秦军,按照当时的情况,没有昏庸的君王和乱政的奸臣,秦赵对战结果尚不可估计。

从土地来说,赵国相比较其他国家,土地是非常贫瘠的。所以国民无法务农致富,便崇尚智巧与其他生存之道,男子“好涉猎、多任侠、轻为奸、常劫掠”等,而女子则“设形容、奔富贵、入后宫、遍诸侯”,这就是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,没有什么是稳定不变的,都是充满动荡和不确定的。多以在这种情况下,生出了赵国好乱的风气,不仅民间这样,宫廷同样如此,所以赵国12代君王,其中有11次兵变政变内乱,纵观整个战国,没有一个国家像赵国宫廷一样混乱。

在此种风气下,生出了中国古典思想上两大惊人论断。其一是慎到的“忠臣害国论”,大体意思是在乱世之中,能臣终于职守,有治国之能才,而不是终于君主这个人。忠臣终于君主,然后到处插手庙堂事宜,没有治世之才导致谬误成风,最后导致国家灭亡。另一个是荀况的“性恶论”,就是说人性本就是恶的,善良都是装出来的。这两位都是赵国人,生出这样的思想,不难看出赵国当下的风气是怎样。

所以,赵国走向灭亡是必然的,郭开只是在赵国灭亡的道路上添加了一把助燃剂而已。

来自于WhereIn Android

H2
H3
H4
Upload from PC
Video gallery
3 columns
2 columns
1 column
1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