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子偏科,很常见。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喜好,人天性喜欢偷懒,喜欢做爱做的事,不喜欢干自己不感兴趣的事。
而小孩子偏科,有这些原因:父母的遗传、早期教育没做好、后期辅导没跟上。
大部分其实是父母偷懒,没有好好陪伴和教育。
有些父母还懒得振振有词:
没有哪个人是全才,只要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可以了。
甚至他们还搬出古人的话:
生材贵适用,慎勿多苛求。
意思是说培养人才,贵在适合使用,不可过多苛求。
真是为了自己偷懒找了各种借口。
当孩子出生后,就只会吃喝睡。如果大人们为了自己的轻松,不去和他说话,而是自己整日游戏,看手机,睡懒觉,那么,孩子肯定说话就晚,可能今后就此变得内向。
当孩子稍微懂事了,如果大人多给他讲讲故事,读读绘本,孩子今后怎么可能不喜欢语文?
陪伴孩子玩耍的时候,顺便教他识识数,做一些加减乘除的游戏,那么,今后他怎么可能不喜欢数学?
如果大人喜欢音乐,在家播放各种唱片,还能经常在孩子身边演奏乐器,那他今后怎么会不喜欢音乐?
如果大人喜爱健身,每天都坚持锻炼,带着孩子一起运动,那么,孩子今后怎么可能讨厌体育?
所以说,孩子怎么样,全看大人怎么带。
不要再借口说啥“尊重孩子的天性”了。
人的天性就是偷懒,你一偷懒,孩子就偏科了……
Image from pixabay.com
这绝不是什么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”的欲望驱使,才会花精力去教育陪伴孩子。人生如此精彩,你忍心让他在偷懒中失去更多的体验可能性吗?
只有在广泛的涉猎以后,才能真正的发现自己的兴趣,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发展。学生时代的孩子,可以重点发展自己的兴趣,但是兴趣之外的学习科目,至少要保证合格的水准才行。
毕竟,如果只有一条腿,那么腿再粗,也跑不过拥有两条小细腿的健全人。